2025-06-19 09:29:37 0
基層問題
基層混凝土本身存在裂縫或空鼓,未處理直接施工,裂縫傳導至環氧層。
基層強度不足(起砂、起粉)、平整度差,導致環氧涂層附著力不足。
基層含水率過高或未做防水層,水分蒸發導致涂層起泡、開裂。
施工工藝問題
涂層過厚或未分層施工,表層固化快而內層未干透,收縮應力引發裂紋。
底漆與面漆配套性差,硬度或伸縮性不匹配。
材料攪拌不均勻、固化劑比例錯誤或施工環境溫度過低影響固化效果。
材料問題
環氧樹脂柔韌性不足,硬度過高導致抗裂性差。
涂料中揮發組分過多或催干劑使用不當,加速收縮開裂。
外部因素
交叉施工或未完全固化時承受荷載,外力破壞涂層。
溫差過大或污染物(如油污、化學腐蝕)侵蝕涂層。
針對基層問題
空鼓層較厚(4-5cm)時,切縫灌注無溶劑環氧樹脂。
空鼓層較薄或基層強度差時,鏟除后重新打磨、涂底油,必要時澆筑混凝土找平層。
空鼓處理:
防水防潮:若基層滲水,需先清理明水,施工環氧防潮砂漿或剛性防水層后再修復環氧層。
裂縫修補
細小裂縫:切開裂縫成V形槽,清理后灌注無溶劑環氧砂漿或彈性PU膠填補。
較大裂縫:沿裂縫切割成規則槽體,填充環氧砂漿并打磨平整,必要時粘貼玻璃纖維布增強抗裂性。
伸縮縫處理:清除原填縫材料,施工后重新切割并用彈性PU膠填充。
涂層修復
局部脫落:鏟除破損區域,清理后分層修補環氧砂漿和面漆,確保新舊涂層粘接。
整體開裂:若裂縫廣泛或基層問題嚴重,需整體鏟除并重新施工,加強基層處理和材料配套性。
工藝優化
控制每層涂層厚度,確保完全固化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。
施工環境溫度保持在15~25℃,避免潮濕、低溫或污染環境。
嚴格按比例調配材料,充分攪拌并避免添加過量溶劑。
施工前徹底檢查基層,修補裂縫、空鼓并做防水處理。
選擇柔韌性好的環氧材料,確保底漆、面漆配套。
避免交叉施工,待環氧涂層完全固化(7天以上)后再投入使用。
通過針對性處理基層缺陷、規范施工流程及選用適配材料,可有效解決環氧地坪早期裂縫問題。若問題復雜,建議聯系專業團隊評估修復。
點
擊
隱
藏